你所说的"应该是",是你的推断的"应该",还是科学上有充分证据的结论,所以你说"应该"?
姑且假定是后者。即便你说的这种道德成因是科学结论,那也只回答了人类进入文明(你所说的"历史"比文明还要晚)之后道德如何发展。你的结论至多至多,也只能能上溯涵盖到人类刚刚有社会形态的时候,即使我们假定你的结论是科学结论(其实很可能不过是假说)。
那个实验方向探究的是更早期的成因,人成为人以前,探究在动物行为层面有没有基础。你如批判这种探索,只能是在相同层面争论,而不是跑到社会学甚至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去"高屋建瓴"。那等于什么也没说。
你说,猴子怎么知道葡萄比黄瓜"高级"?猴子当然有可能知道,因为可能葡萄对猴子来说,明显地更好吃。你问,怎么确定猴子在葡萄问题上坚持两猴都有吃到,是公平观念?这个问得好。也许科普没有详细介绍那个实验,也许那个实验有个更缜密的设计能够得到排他性的结论,也许是设计粗糙和孟浪结论。这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怎么就能指责科普是伪科普呢?
可以质疑,但是你那个否定法儿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