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260e60101lriq.html
王林的“关门弟子”、江西商人邹勇自小父母双亡,13岁即到建筑工地做小工,跑过货运,倒卖过煤炭,屡遭打击,毫无成绩。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加快工业化布局,过多的生产线导致“电荒”,各地火电厂用煤量大增,加上受国际能源大势影响,煤炭价格飞涨。各地煤炭商人迅速暴富,山西煤老板、“中国科威特”榆林、首富鄂尔多斯均借煤价的东风开始为世人所知。
做过煤炭生意的邹勇藉此获取了翻身的资本,2000年,邹勇成立萍乡市天宇燃料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煤炭建筑材料化工产品金属材料的批发零售,注册资本50万元,办公地址设在安源区郊区乡汪公潭村,在职员工13名。之后的几年里,这个村里的皮包公司发展成了注册资本7000万,拥有5个煤矿的天宇集团。
2002年的邹勇虽然看准了煤炭行业的巨大潜力,但手中并无足够的资本,在朋友的引介下,他结识了萍乡的一位奇人,拥有特异功能,以替国内外名流政要看病和放高利贷为业的大师王林。邹勇借了王林的高利贷,两三年内疯狂收购了5座煤矿。2005年,邹勇将原来的天宇燃料改组为集团公司。
2004、05年,中国煤炭价格继续大幅上扬,由于国家对电力价格进行管制,煤电两界开始顶牛,煤炭行业限制给各电厂的配给,以维持高价。中央发改委紧急协调煤电价格连动机制,国家开始调整能源和电力布局,以保证电煤的供应和工业的良性发展及能源安全。
赣西电煤项目在这种背景下开始酝酿。邹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含糊提到,2006年王林曾引介他结识前铁道部长刘志军,“要到了一个货场”。他没说的是,这个“货场”是“江南煤都”安源乃至整个江南最大的煤炭储运中心,是“北煤南运”大战略的组成部分,为解决江西电煤自产量不足,保证江西电力供应而筹建的重点项目,是当年发改委“十大重点节能项目”之一,为此配给了六条铁路货运专线。
借助赣西电煤项目,邹勇成功建立了与萍乡乃至江西政府、中国能源界、电力界的紧密关系,成为各级领导的座上宾。
萍乡政界对赣西电煤项目大力扶持,一路绿灯,土生土长的萍乡人邹勇2006年以“浙江客商”身份来萍乡市安源区投资赣西电煤,根据萍乡的招商引资政策,不仅安源区领导获得了不菲的招商奖励,赣西电煤因此获得了连续三年的地税返还30%的优惠。
2008年,赣西电煤项目在高坑镇泉江村开工建设,一二期合计总投资10.4亿元,每年可冶炼精煤130万吨,配选电煤170万吨,货物吞吐量800万吨,年产值30亿元。根据江西省发改委能源处《关于核准江西赣西电煤储运有限公司选配煤中心项目的批复》,(赣发改能源字[2008]1576号),赣西电煤项目是天宇集团下属独资企业,总投资为27473.71万元,其中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5%,由江西天宇燃料集团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资本金外65%资金由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贷款解决。
以下内容来自天宇集团公司的网页宣传材料:
2011年6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政协主席贾庆林亲临赣西选配煤中心视察、指导工作,贾主席对董事长邹勇先生的胆识、勇气和开拓进取精神给予了高度称赞,并对赣西选配煤中心项目和正在筹建的煤炭储备基地及综合物流项目给予了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
因为王林帮忙引介刘志军,在获得赣西电煤项目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邹勇酬谢王林现金50万,房屋一套,加上之前为逢迎王林,拜其为师各种礼物酬金近一千万。至于邹勇如何“酬谢”刘志军部长,已无从考证。
而王林对此极为不满,他多次对外界讲,邹勇靠赣西电煤项目“挣了一二十亿”,仅答谢自己一套房子,这套房子还是王林以“为邹勇帮忙,不慎丢失270万购房款”为由多次陈情邹勇才给的。两人就此结怨。老江湖王林不声不响的给邹勇设了个局,他对邹勇宣称贵州茅台酒厂有朋友,能以3000元价格买到市价2万多的茅台特供。邹勇平时需要茅台酒送礼来打通各种关系,给王林打款1840万,委托其代为购买。后该批酒被茅台酒厂鉴定非该厂出品,邹勇去萍乡公安机关报案,王林称是该批酒系“茅台镇酒厂”而非“茅台酒厂”出品,此案未被受理。邹勇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举报此事,甚至在江西省人大会上提交内容为“王林倒卖假酒”的提案,制造影响后警方立案,但尚未公布调查结果。
早在2008年,两人尚处于蜜月期时,王林在深圳怡景花园购置别墅一套,主动替邹勇代购一套。垫付改建费等共1300多万,并将房子落户在邹勇名下。两人交恶后王林多次催要房款,邹勇拒不归还。经中间人说和最后商定邹勇以5000万作价将该房转卖给王林。邹勇以资金紧张为由催王林先支付2000万购房款,收到款后再不与王林接洽。
王林一纸诉状将邹勇告到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邹勇当即提出反诉。萍乡中院一审判邹勇返还王林欠款共3300万,邹勇的反诉被驳回。邹勇不服当庭提出上诉。
二审开庭之前,马云经某人介绍携李连杰赵薇来拜会王林,并将三人合照上传,引起外界对王林的兴趣和热炒。之后新京报记者张寒以“大师王林的金钱王国”的一篇报道将王林推上风头浪尖。该报道对王林的揭露基本来自其“关门弟子”邹勇。几十年来一贯小心低调,谨慎程度堪比“明天系”掌门肖建华,从不接受媒体采访的王林,是如何肯接受陌生记者采访的?据新京报记者讲,先是通过熟人介绍,王林拒不接受,后该记者直奔王林在萍乡的住处“王府”,未受到任何阻拦登门而入。
随后出炉的这篇专访让王林很不淡定,打电话质问谩骂该记者,又被记者录音曝光。随后各家媒体和电视台纷纷跟进。因为报道中称“王林说隔几十米能戳死司马南”,引起司马南和方舟子等人反击,魔术界纷纷对王林纵横江湖几十年的成名法宝“空杯来酒”“空盆来蛇”“断蛇复活”进行复刻和解密。事件不断升温,人民日报发文鞭笞这一丑恶现象,并将其与官德、干部信仰、反腐联系起来。迫于强大的政治压力,卫生公安等部门开始表态调查王林“非法行医”。
就在此时,王林邹勇的经济纠纷二审在江西省高院悄然开庭,之前早已是香港居民的王林已于深圳离境奔赴香港。值得一提的是,邹勇曾按王林的指点办理香港居民身份,由于大陆规定不能直接投资移民香港,因此通常以英联邦西非的冈比亚共和国为跳板,两人交恶后,邹勇移民香港的后续工作未能顺利获得审批,目前仍仅有冈比亚居留权。中央巡视组至江西调查时,王林实名举报邹勇为中国首位“冈比亚籍人大代表”。
无论高院二审结果如何,萍乡政商江湖的新老博弈,以邹勇完胜告终。在此背后,是王林结识的高官不断落马,而邹勇依托煤炭和化工等实业,在江西政界的人脉和话语量不断增大。此消彼长,王林的舞台已告落幕,邹勇正冉冉升起。
舆论热炒王林本来并未引起我的兴趣,直到二审开庭前,媒体报道王林的“关门弟子”邹勇诉其诈骗案即将在江西省高院开庭审理。根据我对司法程序的了解,高院极少直接开庭审理一审案件,诈骗案也非自诉案件,因此怀疑另有隐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该案为上诉案件,一审邹勇提出的反诉也与“诈骗”无关。深入了解发现,外界关于王林的负面信息大多来自这个以“受害者”面目出现的关门弟子。邹勇“移花接木”将两人的借款纠纷宣传为“反诈骗”,疑似利用社会各界对伪科学的和神棍骗子的厌恶,玩了一出道具魔术,这次的道具,是人民日报、焦点访谈、以及网友和打假斗士们。王林匆忙“逃亡”香港,不敢回国,邹勇已占尽舆论上风。江西省高院的二审判决如果是王林胜诉,那外界基于“王林是骗子”和“邹勇诉王林诈骗反而败诉”这两个前提,肯定质疑高院判决,“阴谋论”又将甚嚣尘上。如果高院“顺应民意”推翻一审判决,那法律岂不成了儿戏?一审判决邹勇返还王林的3300万借款尚未执行,加上邹勇反诉王林的近2000万标的,近半个亿的钱款纠纷,自保尚且无暇的王林恐怕只能认栽了。
邹勇VS王林,萍乡新老首富的经济纠纷,在政界整风和民间反伪的大背景下,最终演变成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政治事件。
其实多年以前王林的主业就成了高利贷和项目中介,不再靠替人治病敛财,宋晨光主政宜春期间,王林在宜春市呼风唤雨,为何不追究其介绍受贿的罪责,反而舍本逐末去调查根本查无可查的“非法行医”?其“特异功能”表演不过是与各界名流交往时的助兴小节目,以及为保持神秘色彩的吹嘘而已。笃信风水的演艺界明星不论,精明如马云者怎么可能信以为真?
此时的王林已如艳照门后的陈冠希,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名字与他联系起来。与之交往的权贵名流到底是出自何动机,已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