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us)(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西医只会治“人得的病”不会治“得病的人”吗?

  作者:棒棒医生

  有这么一种说法非常流行:“西医只会治人得的病,不会治得病的人”。

  说实话,我是非常困惑的。因为,“会治得病的人”显然比“会治人得的病”
更高明。难道有这么一种比西医更高明的医学吗?它是怎么治“得病的人”的呢?

  这种医学据说是中医,理由是,中医并不针对细菌病毒,而是从根本上去提
高人的抵抗力,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并不针对病(病邪),而是
针对人(提高正气)。

  如果真的有这种方法,真是太好了,我们应该在中医院里大量可以见到。事
实是,并没有,中医院里一样用各种抗生素、激素、化疗药,也在治疗人得的病
嘛。

  哦,据说真正的中医在民间,那确实有可能。但是新冠这么严重的疫情,民
间的高手也该露一手“治得病的人”的绝艺了吧?我们看到的也只是“清肺排毒
汤”之类,“清肺排毒”也者,不也是治肺里的那个“毒”吗?那也是治“人得
的病”啊。那种提高正气就不得新冠的绝技我是没有看到的。大家都会得新冠的,
包括老中医,不是吗?

  所以,“会治得病的人”大约只是传说中的医术吧,比如武侠小说里。

  然而西医(准确说是现代医学,不必纠结)真的不能治“得病的人”吗?窃
以为,这完全是污蔑吧。

  西医当然会治“得病的人”,含义有二。

  一是预防的含义,相当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预防的方法,使人
不得病,治的是“可能会得病的人”。

  这类方法一大类是疫苗。事实和数据就太多了,比如牛痘疫苗使人不得天花,
脊灰疫苗使人不得脊髓灰质炎,乙肝疫苗使乙肝发病率大大降低并且肝癌也因此
而减少,白喉破伤风百日咳疫苗麻疹疫苗均是使相应疾病断崖式减少......“疫
苗存内,邪不可干”才是真的,有无数的数据可以证明,它倒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实际上,西医预防的方法远远不仅只疫苗。

  孕妇补充叶酸可以减少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神不神奇?那是因为西医搞
清楚了叶酸和神经管畸形之间的关系,这种事情你辨证是辨不出来的。

  核潜艇里呆几个月也不用担心得坏血病或脚气病,因为西医搞清楚了这两个
病的病因,备点维生素C和B1就可以了,多简单的事儿。

  戒烟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

  控盐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牙膏加氟可以减少龋齿;

  防花生霉变可以降低肝癌发病率;

  食盐加碘可以预防大脖子病;

  补硒可以预防克山病;

  饮用水消毒可以预防霍乱;

  浸药蚊帐可以大幅减少疟疾;

  灭钉螺可以预防血吸虫;

  ......

  这一类预防方法太多了,关键是,都可以用数据来证明。你说你“正气存内”
就“邪不可干”,有数据吗?有事实吗?张三丰那样的不算。

  第二个含义是治疗整体的人。

  不错,西医恰恰最强调治疗整体的人,而不仅仅是单个的病。因为现代医学
的模式就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只会治疗“人得的病”,那是“生物医学
模式”,早就过时淘汰了。

  可能有人看到现在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就觉得医生只会看专科的病,消化医
生只会看胃,心血管医生只会看心脏,乳腺外科甚至只会看乳腺......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分科细并不等于没有整合的机制,做原子弹、航母、潜
艇、大飞机、芯片...不都有无数的分工吗?有哪个是靠单一技师打磨焊接出来
的?医学正与此相同,可以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来实现对整体的人的治疗。

  举例,现在国家在大力推行“老年友善医院”建设,要求覆盖二级以上医院
80%以上。所谓“老年友善”就是典型的治疗整体的“得病的人”。

  一位老人,他急性慢阻肺发作,住进了一家通过评审的“老年友善医院”,
他得到的治疗就绝不仅仅是对慢阻肺单个病的治疗(吸氧、抗生素、解痉平喘等
等),而是以下针对“得病的人”的整体的治疗方法:

  医疗团队首先会对他做一个“老年综合评估”,根据《中国老年综合评估技
术应用专家共识》,包括17个方面的内容:

  1.一般情况评估:体重、吸烟、饮酒等;

  2.躯体功能状态评估

  2.1日常活动能力(ADL)评估

  2.2平衡与步态评估

  2.3跌倒评估

  3.营养状态评估

  4.精神心理状态评估(包括认知、谵妄、焦虑、抑郁的评估,分别有量表)

  5.衰弱评估

  6.肌少症评估

  7.疼痛评估

  8.共病评估(除此次住院的主要疾病外,其他各种慢性病都要进行评估)

  9.多重用药评估(病人平时所用的各种药物都要详细评估其使用方法、不良
反应等等)

  10.睡眠障碍评估

  11.视力障碍评估

  12.听力障碍评估

  13.口腔问题评估

  14.尿失禁评估

  15.压疮评估

  16.社会支持评估(包括主观和客观的各种社会支持)

  17.居家环境评估(针对居家护理的低危老年患者)

  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分别制定照护策略。17个方面的内容把老年人需要
照护和治疗的方方面面都覆盖了,一个慢阻肺的病人住进了老年友善医院,不用
担心他的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和前列腺增生;也不用担心生活失能、
睡眠障碍、尿失禁、跌倒和压疮,甚至视力听力口腔方面的问题也会得到关注。

  这种整体的全人的医疗照护,你说它仅仅是治疗“病”,不是污蔑又是什么
呢?

  可能有人会说,你说的这么好,医院里做到了这些吗?确实,很多医院没有
做到,或做得不够完善。但也确实有医院是做到了的,因为我参加过多轮的老年
友善医院检查,亲眼所见。

  做得不好不是医学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或具体医院的问题。

  重要的是,西医自从医学模式进化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后,它的体系
里就有治疗“得病的人”的方法,一直就有。

  不要再说“西医只会治疗人得的病,不会治疗得病的人”了,那会显得你很
无知,甚至有点无耻。

(XYS20231204)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us)(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