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黄山为什么美?
  ——游巴士台随想


  静静易北流,又见天都峰。
  没有玉屏楼,照长迎客松。

  这是我站在易北河渡船上望着巴士台(Bastei)山峰时的感觉。巴士台在德
国德累斯顿东南方四十公里处,水陆皆通。

  从德累斯顿驱车,途经几座小城,穿过起伏的田野,大块颜色便在眼前变换
交替。绿的是草地,金黄的是麦田,草坡与麦浪掩映出白墙红瓦,兰天浮云几片,
远山青青一抹。

  不久,道路隐进树林,一抬头林隙间闪过一座山峰,它的形态是那么的与众
不同,那么的超凡脱俗,立刻使我想到中国的黄山,只有在黄山我曾看到过如此
的山峰!那就是巴士台了。

  黄山脚下有汤口镇,巴士台脚下也有一个叫拉屯(Rathen)的小镇。从拉屯
乘船顺易北河北下,三小时到德累斯顿,两岸古迹如屏。如果溯江而上,地势则
如巴士台,奇峰怪石形成峡谷,三小时至捷克。站在拉屯的易北河岸边或登上渡
船望巴士台,使我回忆起在汤口看天都峰时的情景,虽然异国异风,却是同样的
美丽。

  从拉屯出发有几条道登巴士台,比爬黄山省力。巴士台风景集中在巴士台桥
四周,用巨石在山峰间垒成的巴士台桥长逾百米,高悬空中,容二人并行。如果
把巴士台桥搬到黄山后海,那真是绝配了!不但桥的风格非常中国化,而且本身
就是一道美景,比清凉台壮观多矣。我看三国演义空城计,一直在琢磨那城应是
什么样子?看到巴士台桥找到了,诸葛亮只要往巴士台桥中央一坐,十个司马懿
也吓跑了!

  朝巴士台桥前方看,巴士台诸峰一览无余。适雨后初晴,云雾从山谷升起,
薄薄地围着山的身影。浑身是劲的巨石却从云雾的最浓处挣破,展现出力的线条
和肌肤;一棵松树紧紧抓住峭壁,不让跌入深渊,同时昂起头努力撑起一顶绿伞;
这些正是我在黄山百看不厌的景致。黄山有白鹅岭,巴士台有鵝峰,我不知身居
何处?是我飞到了黄山,还是黄山的白鵝已飞来此地?

  巴士台桥后有看台,可俯望易北河及两岸景观。阳光下,易北河仿佛载着一
河的银,长满青草的岸又如两条碧玉带,含情地绕着峻拔的群山脉脉而流。黄山
有温泉,巴士台有易北河,似乎有河更好,因为河永远畅开,易北河的水是透明
的可以让每一个人亲近。临河有一座山峰,不知为何力从中劈开,露出绪红色的
岩心,看上去要一诉衷肠,感激身旁的易北河灌溉出这漫山遍野无边无际的绿色。

  我特别要写一件事。在拉屯,我最喜欢站在渡船上眺望两岸风景了,这不光
是有山又有水的缘故。清晨,仅三人上船,以为要等一会了,便走到船头闲看。
巴士台此时轻烟缭绕,易北河两岸郁郁葱葱,四周宁静极了。只有易北河中流水,
象一串串银铃轻轻摇动,发出声响。我听得入神,又从银铃中听到了钢琴,听到
了鼓声,猛然间发觉船已行至河中央!原来船主看到对岸有人来等摆渡,早开船
了。令我奇怪的是,怎么就没有听见渡船机器开动的声音?我只听见水之间的银
铃声,船劈水的钢琴声,水拍打船的鼓声,就是听不到一丁点儿机器声!为什么?
观察之下,才发现这船的动力完全来自易北河水流!船与右岸间连有一绳以控制
船不随波流下,船主则操纵舵使船在两岸之间滑行。真是:此渡只应天上有,牛
郎织女会无声!谁不欢喜站在这样的渡船上欣赏如此美丽的风景呢?

  我喜欢黄山,上过五次黄山。最有趣的是第一次,与一友作伴从上海骑了五
天自行车去的黄山,那时游人很少,记得玉屏楼只有四、五人留宿。今登巴士台
好比又上黄山,久别重逢,十分愉快。如果问:黄山为什么这样美,美得把人陶
醉,美得心甘情愿为它骑五天自行车?那已经有数不清的回答了:奇松、怪石、
云海、二十四溪、七十二峰…,都对。

  在此,我想问一个另外的问题:黄山为什么让我们感到美?巴士台为什么让
我们感到美?是此种美的载体与人类演化有关,因而进化已把美感刻在我们的基
因中?还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塑造出美的判断?

  如果美感来自经验,比如中国诗词读多了,中国画看多了,比较容易喜爱黄
山,这是可能的。可是德国人喜爱巴士台又出于何种经验,当然是另外的经验。
因此,纯粹用经验来解释美感也要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对于风景,不同地方的
人,不同的经验,为何能形成同一的美的判断?

  让我来谈一个意见。

  兰天白云,风和日丽,地球上的生命大概都高兴,因为它昭示着“安全”。
安全既是生命之必需,安全感应该早已刻在生命的基因中了。于是,人仰望兰天
白云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快感——由此观之,安全感也许是“美感”的一个萌芽。
但是,如果兰天白云天天重复,人又会觉得单调,说明人还有其它本能:乐于变
化,乐于创造,乐于想像。特别是乐于想像,为丰富的想像力而激动,大概只出
现在人的基因里。

  人类最基本的想像是对生活境界的想像,而想像的素材只能来自现实世界。
照我看来,人类响往的理想生活境界画面就来自天上,来自“兰天白云”中的
“天”和“云”。可惜“天”“云”永不可及,这当然是乐于变化乐于创造乐于
想像的人所不甘心的。人们开始在现实世界里寻找,寻找“天”和“云”的画面,
寻找“兰天白云”的画面,特别是想像中它们可能变化成的画面。人们自然地把
那些与“兰天白云”神似的境界看成地上奇观或人间仙境,从中觉出也许只有人
才有的快感——“美”。境界越是与“兰天白云”神似,美就越强烈。风景,原
是“兰天白云”之景,是人们想像中的“天”中之景、“云”中之景。

  现在也许可以回答黄山、巴士台为什么让我们也让不同经验的人感到美了。
因为它们是落在人间的“兰天白云”世界,它们比其它类似风格的景地更像人们
想像中的“天”中之景和“云”中之景。当你感到黄山美、感到巴士台美时,你
身上几十亿年形成的基因正在给你的想像力奖励和加油。

  我们再回到易北河渡船上望一眼巴士台吧。一位学者说,相对黄山,天下无
山可兄弟。徐霞客也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
矣”。他们这样说当然是因为没有到过巴士台。如果让他们站在易北河渡船上望
一望巴士台,他们一定会改变主意,他们也一定十分兴奋,因为他们为黄山找到
了一对与黄山一样美的弟弟妹妹。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